新能源车险再成热点。
近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下一步将研究降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费率。此前,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正在研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
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表示,对新能源车险承保政策和考核指标开展全面排查,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调整对新能源车险设置的不合理考核目标。
新能源车价频降 保费坚挺
去年至今,车市“价格战”的熊熊烈火越烧越旺,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幅下降,但相比于车价调整,新能源汽车保费却并没有明显降幅,引发消费者不满。
根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这一差异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出险率、维修成本、赔付额度以及折旧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表示:“智能汽车的兴起为保险机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使得保险机构能够精准定位客户需求、精准定价保险产品和精准管理理赔风险。然而,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商业模式复杂化、理赔关系复杂化和合规管理复杂化等挑战,造成了保费的居高不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险作为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配套产品,对于打消消费者的购买顾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显然,新能源车险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横亘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面前的一道障碍。
为了应对挑战,近来政策层面不断释放利好信号。在最近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深入研究如何优化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以更合理的定价机制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强市场吸引力,致力于解决群众购车后顾之忧,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指出,政策层面的利好信号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降低保险费率减轻消费者购车成本,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支持产业发展,通过优化保险费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满意度。
然而,新能源车险费率如何调整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新能源车险保费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车辆结构、成本、险企的精算模型和经营能力息息相关,任何单一的因素都很难解决现有问题。如果进一步优化费率,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会造成保险公司保得越多、赔得越多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降低险企的承保意愿。同时,费率调整,对于出险频次高、驾驶习惯不好的车主,将承担更高的车险价格,费率系数只降不升是不科学的。
险企叫苦不迭 车企热情高涨
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但一直因车险费用居高不下而饱受消费者诟病,同时险企又因新能源车型整体承保亏损而叫苦不迭。新能源汽车增长势不可挡,其对车险行业的重塑以及背后所具备的商业价值,引发汽车业的高度重视,新能源车险成为车企争夺的战略高地。
近年来,多家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设立和收购保险经纪公司,进军保险行业。2018年,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特斯拉成立保险经纪公司;2022年,蔚来汽车出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蔚来保险经纪;2022年,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比亚迪全资控股。2022年,理想汽车通过旗下子公司受让一家保险经纪公司100%股权。2023年,“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另外,一些传统车企也早已将手伸进了保险行业。2011年,广汽集团成立了众诚汽车保险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经营车险、健康险及意外险等相关保险业务;2015年,上汽集团成立了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代理保险业务。2020年,吉利控股成为合众财险第二大股东,持有33.33%股权。2022年,宝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经营范围包括信息咨询服务、保险经纪业务等。
张磊认为,伴随车辆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车险的产业链正在经历重塑和变革。一方面,用户投保方式的改变为车企创造了机会。新能源车企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从用户订车、交付、金融服务、加电、会员等服务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保险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自然嵌入车企的数字化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投保、续保、理赔服务。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非常重视用户权益的运营。从新车预定开始,各家车企都推出专属用户权益服务套餐,涵盖保险、无限车机5G流量、划痕补漆、基础保养、维保取送车、事故安心服务、上门补胎等一系列用户权益保障,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提升用户黏性。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企大多采用直营销售的模式,保险成为车企连接用户的重要抓手。直营模式下,用户通过在线预定车辆与车企进行直接沟通。在车辆交付环节,车企通过车主App直接为用户提供保险服务,由于新能源汽车相较于燃油车减少了保养频次,因此保险成为车企连接用户的重要抓手。车企选择经营车险,不仅可以获得前端的保险销售收入,还可以获得售后产值、配件销售、车辆维修、置换等服务的利润增长。
车险产业链正被重塑
彻底扭转“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局面,让消费者能够接受新能源车险价格,车险经营者拥有合理利润,无疑是车险行业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
张磊指出,随着电动汽车从能源竞争转向智能竞争,智驾技术逐渐成为车辆标配。这一转变将对车险产品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车险将会分为“实时驾驶行为+汽车软件技术”,当切换到智能驾驶模式时,保险责任将会从车主转移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或软件公司。车险将从传统财险产品转变为“产品责任险”,而车企则变为重要的产品责任险投保方。与此同时,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风险指数,新能源车险也将实现千人千面的定价模型,如网约车和私家车的定价模型将有所不同。
“车企App已成为车险的超级入口。”张磊进一步强调,如今不仅新能源车企,销售燃油车的车企也都搭建了官方App,除了充电、开门、娱乐等功能外,还可以提供试驾、购车、充电、保险、金融、二手车及产品周边等全线上化运营服务。
不过,对于车企而言,想要单独涉足车险业务并非易事,需要应对牌照、资金、能力及网点布局等多重挑战,可与专业保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车险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互利共赢。像车车科技这类的第三方保险科技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嵌入式保险SaaS系统,帮助车企实现车主在客户端上的一键投保和一键报案功能,使事故现场的音视频资料以及保险定损价格能够实时与车主同步。
多位车险行业资深人士都认为,新能源汽车天然拥有丰富的驾驶行为数据,而大量的数据恰恰是保险公司实现精准定价的重要因素。因此,新能源车险理论上本应享有数据的先天优势,然而事实却是,保险公司难以获得新能源汽车驾驶行为数据。业内人士期待,从政策层面推动驾驶行为数据商用化,或通过其他方式将数据资源充分地运用起来,解决当前新能源车险定价矛盾突出的问题。同时,车险市场也亟需一套能够平衡主机厂、保险公司、维保体系和用户利益的售后服务规则,这要靠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多方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