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和故事出发——推理文学的生命力》主题座谈会日前在北京红楼藏书阁举办。作家止庵、陆烨华、番茄小说头部悬疑作品《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青年学者王雨童、北京语言大学讲师苏展五位嘉宾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在网络文学背景之下,推理文学近些年来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在作家止庵看来,阅读推理小说应该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相信善能够战胜恶,第二是相信世界可以被理性所认知。与此同时,止庵也认为,推理小说的魅力在于它的悬念:“读者进入这个故事时,主角、作者、读者是处于同等位置上的,彼此之间进行着智力竞争,让阅读的过程如同一场智力竞赛或者智力游戏。”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讲师苏展认为,推理小说继承了启蒙时代以来科学、理性的精神,它与文学的生产和类型化高度绑定,并且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在如今这个时代,推理小说的创作者用纯熟的技巧,创作一个个逻辑谜团。但其实,他们更深承载的是对社会、人性等价值观尺度的思考,而在这种理性精神被引入的过程中,它也开始生发出更广阔的生命力和本土性特征。”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青年学者王雨童则从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大众化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近五年内推理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近五年,有一种融合了推理、悬疑、惊悚,尤其是所谓烧脑智斗的跨媒介文化类型在大众文化里开始占据更高的份额。”
《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员则表示,网络语境之下的推理故事创作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创作推理文学的过程就是与读者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的过程,不仅读者着迷,作者也很着迷。
止庵则在展望推理文学未来发展时强调,推理小说最好的地方在于,它通过精巧的逻辑故事与文学手段去反映人性之恶,在这些恶的后面,却不断地巩固我们对于人性与秩序的信心。“读推理小说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在这个秩序的世界里,善可以战胜恶。”他表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