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如何让广东文化事业的成果惠及百姓?如何让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充满活力?针对这些问题,不少NPC代表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汉剧博物馆建设、岭南文化推广等“金点子”。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三军企业集团董事长迟金玲
论弘扬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培育了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三军企业集团董事长迟金玲建议,岭南文化要进校园、扎根社区,引入资本支持岭南文化传承发展,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创新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做强岭南戏曲、岭南艺术、广东音乐等特色品牌。"
迟金玲说,无论是粤剧、粤曲、岭南画派、“三雕一彩一绣”的文化精髓,还是龙舟、乞巧、醒狮等民俗,都是文化瑰宝,广受人民喜爱。
她认为,广州天河区的发展离不开岭南文化的滋养。
“天河区最初是由25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演变而来的。每个村庄都富有人文气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粤剧、武术、龙舟、龙狮、乔奇等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都值得保存、传承和发展。”迟金玲表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仍有许多优秀的岭南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存在后继乏人、艺术人才匮乏、艺术拔尖人才匮乏等问题。
所以她建议岭南文化要进校园,要落地生根。各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岭南文化和传统技艺作为选修课甚至必修课进入学校课堂,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岭南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省人大代表、广州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立军
论历史文化保护基金
“广东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建造历史悠久,很多都面临着破败的窘境,需要长期的维护和修缮投入。”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立军建议,开展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研究,充分梳理广东省专项资金需求和其他省市专项资金经验,衔接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设立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全省具有改革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她还建议,要努力推动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资金问题作为制约我省历史保护传承的关键问题,需要省级统筹解决。”徐立军指出,2021年,全省21个市中只有6个市设立了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总投资8860.57万元。大部分城市没有投入保护资金,地方财力不足,导致保护资金不足。不保证。安徽、福建、江苏、浙江、山西等省设立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资金。
对此,徐立军建议,要推动设立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统筹保护需求。她还建议,应规划省级重点专项,提供保障。
她表示,广东可以借鉴江苏、福建、安徽等省推进专项保护工程、支持省级专项资金安排的经验,建立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库。规划“老城复兴”、“老街复兴”、“岭南故居记忆行动”、“广东省优秀历史建筑评选”等专项,积极推进活化利用试点建设和优秀案例评选,集中财力,确保重点。同时,广东要利用省级专项吸引地方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民众参与和保护提升传承工作。
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也引起了徐立军的关注。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的革命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保护利用的顶层设计、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力度、文物保护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水平等。
徐立军建议,要努力推进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结合广东省实际,组织编制《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在推进中央红色交通线和长征民族文化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全省革命历史和题材构成,深入挖掘该地区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加强同题材、相邻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以革命文物为载体,以革命文化为文脉,优化中央红色交通线、体现广东革命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革命文物主题步道,连成一线,助力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汉剧遗产研究院第一课题组副组长潘志勇。
论汉剧博物馆的建设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推出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这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感到振奋,明确了奋斗方向。”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潘志勇建议,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潘志勇说,广东汉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末开始,广东汉剧也漂洋过海,流传到新加坡等地。时至今日,中国本土观众对汉剧的精彩表演津津乐道,汉剧覆盖的观众群体已近亿人。在粤东闽西客家方言区,中国戏剧被尊为“准确雅乐”,因此始终保持着“中州韵”的舞台语言,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奇迹。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传承保护中承担着历史责任,在增强海内外亿万客家人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作用。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支持梅州、潮州等城市创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化拓展对外传播工程,让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全方位传播。”
潘志勇建议,尽快建立广东汉剧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展示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场所。他说:“目前粤剧、潮剧都设立了规模较大的专门博物馆。广东汉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果不设立博物馆,就会处于落后状态。这种优秀的传统戏曲将面临文化断层,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传播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